上海翻译专业大学有哪些,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?
在上海招生翻译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9所。在本省,有9所高校开设了翻译专业,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东师范大学;而在省外,有12所高校面向上海市招生翻译专业,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政法大学。
一、上海翻译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(一览表)
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,按录取分高低,列出了在上海市招生翻译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,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,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。
1、上海翻译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(省内榜)
上海本省开设翻译专业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,排名前五的大学(含录取分数线)名单:华东师范大学(574分)、上海外国语大学(560分)、华东政法大学(528分)、上海政法学院(498分)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(469分)。
排名 | 学校名称 | 招生专业 | 批次 | 分数线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华东师范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575 |
2 | 华东师范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574 |
3 | 上海外国语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563 |
4 | 上海外国语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560 |
5 | 华东政法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528 |
6 | 上海政法学院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98 |
7 |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69 |
8 | 上海杉达学院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32 |
9 |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| 翻译 | 本科批 | 399 |
2、上海翻译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(省外榜)
在上海招生翻译专业(综合)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,排名前十的大学(含录取分数线)名单:中国政法大学(560分)、暨南大学(537分)、北京语言大学(527分)、河南大学(486分)、温州大学(479分)、成都理工大学(479分)、集美大学(474分)、中国民航大学(468分)、天津科技大学(460分)、西北师范大学(442分)。
排名 | 学校名称 | 招生专业 | 批次 | 分数线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中国政法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560 |
2 | 暨南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537 |
3 | 北京语言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527 |
4 | 河南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86 |
5 | 温州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79 |
6 | 成都理工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79 |
7 | 集美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74 |
8 | 中国民航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68 |
9 | 天津科技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60 |
10 | 西北师范大学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42 |
11 | 宜春学院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36 |
12 | 南昌工程学院 | 翻译 | 本科批 | 431 |
注:由于篇幅有限,以上仅列出了面向上海市招生翻译专业的部分院校,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,以下为院校简介,欢迎参考。
二、在上海招生翻译专业的大学简介
1、华东师范大学
立德树人,攀高行远。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,学校始终秉承“智慧的创获,品性的陶熔,民族和社会的发展”这一崇高大学理想,恪守“求实创造,为人师表”的校训精神,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、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和新一轮“双一流”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,锚定卓越航标,践行“育人、文明、发展”使命,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,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推进“三大卓越工程”(卓越育人工程、卓越学术工程、卓越服务工程)为重点,以“五个一流行动计划”(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、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、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、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、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)为支撑,构建卓越育人、卓越学术、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,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,为“建教育强国”和“以教育强国”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!
学校现有教职工4,255人,其中专任教师2,366人。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,136人,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(含双聘院士)19人,国家级及上海市人才计划入选者750人次。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,884人;在校博士研究生4,070人,硕士研究生17,066人;在校留学生(学历生)1,380人。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(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)和普陀校区(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),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。
2、暨南大学
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。“暨南”二字出自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东渐于海,西被于流沙,朔南暨,声教讫于四海。”意即面向南洋,面向海外,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。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、教育部、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。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队伍结构合理。2015年以来,学校大力实施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高层次人才大幅增长,目前获得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2%。现有专任教师2754人,其中两院院士(含兼职)10人,外籍境外院士10人,有国家级领军人才63人,国家级青年人才74人,正高级职称871人,副高级职称1047人,博士生导师1053人,硕士生导师2315人。
3、北京语言大学
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,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“语言”命名、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,素有“小联合国”之称。建校至今,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,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,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。
北语是我国中外语言教育和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。学校与世界76个国家和地区的406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,形成了全方位、多领域、深层次、富有成效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。每年接收140多个国家(地区)60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,近百名外籍教师在校任教,接待外宾1500余人次,五洲学子同堂砥砺,多元文化碰撞交融,打造了“世界文化节”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校园活动,形成了独特的国际化校园环境。每年派出100余名教师出国任教,4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。学校是国内高校中最早在国外设立分校的大学,目前设有泰国曼谷学院和日本东京分校;是最早建设孔子学院的高校之一,累计建有22所孔子学院(孔子课堂),办学成效突出,多次荣获“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”称号。
相关推荐: